详细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谈谈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谈谈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其安全管理的过程非常复杂,管理的难度很大。我国现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建筑工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如何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管理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所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或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益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把安全评价的结果贯穿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安全评价报告并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通行证”,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指导安全生产的实用性。一方面对安全评价结果的要进行宣传与培训,让大家都知道目前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危害性;另一方面要对评价报告中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资金预算、明确负责人及其职责等,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真正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保自查体系
      安全管理讲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安全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扎扎实实、一丝不苟,要牢牢贯穿于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来不得马虎。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蕴含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根源。
      企业应通过安全评价,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完善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职责,开展包括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等内容在内的安全培训教育,持续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制定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地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绩效评估与改进,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等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保自查体系。下面着重就运用过程方法,导入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细节管理和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作个探讨:

      (一)、运用过程方法,导入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细节管理。
      企业安全工作由一个又一个过程构成,有效管理的基础是清晰的识别安全过程,确定每项安全管理工作过程的输入、输出、监控指标,建立安全过程控制及安全绩效的考核基础。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任何将所接收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方法,它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过程方法是一种更精细,更系统,更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这一管理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运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要求我们首先识别过程。所谓识别过程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将企业的一个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二是对现有的过程进行定义和分辨。例如流水线上的作业过程,可以分解到每个员工所干的工作为止。其次是要强调主要过程。企业的过程网络错综复杂,企业安全管理者对主要过程应重点控制不能放松。抓住重点矛盾,以防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同时,还要严格职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一旦建立,并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其出现异常。控制时要注意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回复正常。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标准化操作,避免习惯性操作,最终实现输出的增值。更重要的要经常改进过程,通过对过程的测量和分析,发现过程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以及可以改进的机会,对过程进行改进,提高其效益或效率。从而达到实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流程管理是以平衡的流程观为导向,通过对组织流程“识别、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创新”的循环过程,持续提高组织绩效的系统化改进方法。通过流程管理能提高流程管理意识、拓宽管理视野、转变管理观念;通过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提高执行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调动员工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为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实施,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导入流程管理,制定配套的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明确产生的记录或基础资料,避免重复交叉、遗漏、扯皮,明确各安全管理环节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依据及方法,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二)、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在安全评价、安全过程识别、流程梳理、优化的基础上,编制各项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标准体系,为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奠定基础,使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而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最有效的做法是贯彻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安全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提倡对人的“爱”与“护”,以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而形成的安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以安全标准体系作为主体的安全规范文化,同时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提炼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通过方案实施,逐步形成 “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文化氛围,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人员安全素养,使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安全规范的做法成为习惯,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企业要及时熟悉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服从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充分利用评价机构的资源(请安全评价机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如: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指导等),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的环节,以此形成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让监管部门放心,让中介机构省心,更让企业自身顺心。

版权所有:冰球突破豪华版官网  宁ICP备2022001160号-1
地址:宁夏银川西夏区怀远西路644号 电话:0951-2010820  传真:0951-2010820